小学英语课堂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和构建的研究__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16-11-04 录入:余美菊 浏览次数:882

《小学英语课堂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和构建的研究》开题报告

盱眙县实验小学   余美菊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教育诸要素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和宽泛,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学生本体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学生地位问题以及师生关系问题,比较宏观和抽象,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关于学生话语权问题的研究更是很少。无论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还是教师的经常工作中,多是把功夫下在研究教材上,很少去深入研究学生。“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至今还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英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在交际的环境下逐步形成,毋庸讳言,和谐的课堂话语权力状态有利于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但在教育现实中,让我们感觉到学生话语权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学生处在了失语的困境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学生话语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探究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可以得出如下几点:

一、是我国传统社会伦理文化的影响。“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尊师的传统提高了我国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一开始就带有伦理等级关系。

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

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早在《师说》一文中就指出教师只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正是教师这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教师才能“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则处于相对“无知”的地位。这种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观,教师注定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话语主宰者。

三、新课堂呼唤新的学生话语权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客观上要求一种全新的课堂作为支撑。在新课堂里,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和“引路人”,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边缘者真正的进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由于新课堂充分赋予了学生主体地位,客观上要求构建一种新的学生话语权。这种新的学生话语权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力和能动性,是学生生命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能动的表现,是一种基于学生生命主体性要求的话语权。仅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小学生话语权”的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必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相关概念界定

话语权是说话者社会权利和地位在话语符号系统中(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的折射和反映。

学生话语权是指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中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见解等的权利。它不仅包含学生在课堂教学行为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等交往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的权利,还包括以书面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中学生思想、见解表达的权利。

三、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以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及帮助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为对象。

四、研究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了解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能体验到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收获,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形成学生合作学习习惯,提供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机会;

更新教师的学习观念,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双方积极互相配合的主要阵地。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方面:分析学生课堂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分析缺失的重要性,有利于认识学生课堂话语权的内涵及提出优化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方法。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用观察法结合调查法,了解课堂上与课后学生语言输出的现状。

运用个案研究法对学生在话语表达时遇到的困难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以行动研究法对研究成果进行反复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学生较为流畅的运用

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

七、研究过程

⒈ 准备阶段(20143月——201412月):课题论证、申报阶段。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聘请课题组顾问,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⒉ 实施阶段(20159月——20179月):研究、实验阶段。按照实验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全面开展实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总结相应研究成果。 

⒊ 总结阶段(201710月——20181月):结题、验收阶段。在第二阶段实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充实实践研究成果。

八、预期成果

结题报告。光盘。课题论文发表。⒋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

九、研究保障

⒈ 氛围浓厚。学校教研氛围浓郁,教研制度健全,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⒉ 成员保障:课题组的每位实验教师都是通过学校权衡,精心挑选成立的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队伍。他们都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着学校课题,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的经验,在课题研究中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

⒊ 经费保障。本校除了在实验过程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制度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外,在申报、结题等环节对课题组都有不同数额的现金和精神奖励。另外,对于课题组成员,出外听课、研讨,学校提供时间与资金,优先考虑。

⒋ 措施得力。

⑴ 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⑵ 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采用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保证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

⑶ 建立健全研究制度。依据本课题的实际情况,制订研究时间、内容、措施及相关的制度,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网站维护:江苏微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版权:江苏省盱眙实验小学 苏ICP备11035569号 联系电话:0517-88213213